别说是石氏,三个儿媳妇也俱都换上了方青青从省城带回来的布匹做好的新衣裳。
她们的娘家人见到了面目一新的闺女,也个个都愣神了,根本就说不出话来。
黎二嫂的老娘年纪比石氏要大许多,已经是老眼昏花了,这一日却也让家里的孩子赶着牛车将她送过来了。
一见到亲闺女,就拉着黎二嫂的手到一旁询问着:“你们什么时候搬到县城去的, 咋也不回娘家说一声”
黎二嫂讷讷不能言。
婆婆不让说,她也不敢说。
那个时候按照婆婆的说法,是不能打扰了三郎的学习,所以一家人是静悄悄的搬到了县城。
就连买了宅院,也没有特意办酒席。
这一次则是不一样了,压抑了这么久,别说是石氏就是黎大嫂黎二嫂也都想出去“炫耀”一番了。
因为黎二嫂才能告诉她娘:“那不是过年之前, 老三媳妇帮我们想出了做生意的法子, 我们去县城挣了些钱。后来为了三郎读书考试方便, 就一家人搬过去了。”
“搬到县城了是好事,以后你的儿子也比别人高一等了。”
好歹,黎二嫂的娘家人还是比那方二嫂的娘家人要强许多的。
因为她老娘听了之后虽然脸色不太好看,却也没有提出别的要求,反倒是拿出了一块肉和十个鸡蛋。
这次他们特意带过来的,虽然说是流水席,作为亲家却也不能给闺女丢脸了。
黎二嫂的老娘在家里还是有些权威的,于是就做主带了这些礼物过来。
黎二嫂的眼眶有些发热,“娘”
她的娘家情况并不好,这些东西,她娘不知道要攒多久呢。
而且她也还有嫂子和弟妹,她娘拿了这些过来,其他人能没意见
这一次,黎二嫂的娘家人倒是很给力,她的兄长嫂子弟弟弟妹都只是纯粹跟着老娘一起过来吃酒。
并没有提出别的要求。
很快他们就跟方青青的娘家人一样,进了老黎家院子, 帮着做一些事情。
络绎不绝的有人来,先是村里的大娘子小娘子,都是拎着篮子的。
里头或者是几个鸡蛋,或者一块肉,甚至是一把青菜的也有。
极少数的还用红纸包了几个铜板,送过来贺喜,村里人都一起凑了钱办这次的流水席的。
所以其实不用另外给贺礼,大家都不空着手来也实在是高兴为黎三郎感到骄傲,礼轻情意重。
毕竟,以后出去也可以说,我们村的谁谁谁那一年中举了而且是乡试的头名
近亲中来的最晚的反而是黎大姐夫妇,实在是他们家距离这边太远,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在午时之前赶到了黎家。
此时黎家的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,家里面的桌椅板凳不够,还从隔壁左右好几家人那里借了许多。
黎大姐也带了贺礼过来,却是用一块旧红布包着,跟她老娘进了里屋才打开来的。
相比较而言,黎大姐带来的贺礼却是比较寒碜的了,就是一把青菜几根葱。
谷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