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孙皇后的生日。
唐代以前,诗小雅蓼莪载:“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生日那天,要思念父母生养的艰辛,作哀戚状,是不能宴乐庆贺的。
、隋书高祖记记载隋文帝曾下诏:“六月十三日,是朕生日,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、元明皇后断屠。”这里的“武元皇帝”和“元明皇后”是杨坚的亲生父母杨忠和吕氏。杨坚在生日当天要求举国吃素以此追思双亲,哀戚如此,燕乐更无从谈起。
到了初唐。
气氛就变了。把生日搞成庆贺活动的习俗起源于南方地区,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原地区对这种习俗是相当排斥的。
唐太宗的时候,从南方传遍全国。
生日是一件喜庆的事情。
但不会大操大办。
也不会宴宾朋。
就一家人过个生日。
大操大办是在唐代中期以后,唐玄宗打头,他的生日,天定为千秋节。举行大型祝寿活动。在他之后,他的儿子唐肃宗生日叫“天成地平节”,唐武宗生日叫“庆阳节”,唐宣宗生日叫“寿昌节”,唐昭宗生日叫“嘉会节”等等。除了一个唐德宗没有节。
每逢皇帝生日全国都休假3日举行庆祝活动,“朝野同欢”。
长孙皇后的生日祝贺在皇宫内。
参加的人,李世民,儿女们。
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。舅舅高士廉,和舅母。
609年大业五年,高士廉因妹夫长孙晟病逝,便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,并厚待外甥长孙无忌、甥女长孙氏,长孙皇后还有一个周父异母兄叫长孙安业,不是高氏生的。所以,留在原家里。嗜酒如命,不务正业。唐朝建立后,授右监门率,李世民继位,迁右监门将军。贞观元年627年,跟随义安王李孝常谋反,长孙皇后求情,免死流配巂州,不知所终。
后来,高士廉发现李渊次子李世民才华出众,便将甥女长孙氏嫁给他,
李承乾用一辆马车,马车里放一个木炭炉,炉上放一个酒坛。从周明家拉到皇宫。
掐好了时间,等到庆贺一开始,刚好煨够了时间。
可以开坛享用。
李世民找周明要了30个鹰嘴蜜桃。
桃一直跟寿联系在一起。
比如,西游记中,蟠桃园的蟠桃,
李世民事前交代了年幼的儿女们。
不要去准备生日礼物。
祝贺就行了。
不会怪罪。
李承乾,李泰准备生日礼物是应当的。这是生母的生日。
生日祝贺开始。
长孙皇后吃长寿面。
周明教了高筋面粉就是面粉里加蛋清,面条可以做得很长有筋道。
长寿面的习俗来源于汉武帝时期,面长即脸长,脸越长的人越长寿。
一碗面一根面条。
长孙皇后吃完了长寿面。
李承乾带着一群小屁孩,拜寿道,“祝愿母后皇后娘娘,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。”
长孙皇后说道,“都是好孩子,都起来吧。”
都站起来,回到母亲身边。
李承乾对长孙皇后,说道,“儿臣亲自给母后制作了一道菜。以表儿臣一片孝心,还请母后品尝。”
长孙皇后说道,“皇儿有心了。呈上来,我品尝一下。”
“诺。”李承乾应道。李承乾走出殿外,殿外停着一辆马车,掀开马车的布帘,一股温暧之气扑面,马车里有一个木炭炉,文火煨着一个酒坛,李承乾拿着一块麻布掂着,抱起酒坛,走进宫殿。桌子上掂着一块竹掂。将酒坛放在竹掂上。
李承乾让内侍拿来了碗,调羹。一个勺子。
酒坛上盖着一个碗。
李承乾揭开碗。
揭开荷叶。
顿时间,一股黄酒的酒香以及各色香气飘出。香飘殿内。
香气浓郁,直入心脾,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。
李承乾用勺子舀了一碗佛跳墙,站到长孙皇后面前,说道,“请母后品尝。”
长孙皇后用调羹舀了一勺汤,轻轻吹了一下,然后,喝了一口,入口,首先是黄酒的淡淡醇香,然后是海鲜食材的鲜香,再然后是蹄筋食材的胶质感,一股脑儿释放出来在口腔里交缠,简直叫唇舌欲罢不能。
长孙皇后对李承乾说道,“这道菜已经达到了食味的巅峰了。”
李承乾说道,“我从老师那里学了这道菜。”
长孙皇后问道,“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。”
李承乾回答道,“佛跳墙。取自佛闻弃禅跳墙来。”然后,接着说道,“这道菜费时费工费料。28种珍贵食材,光处理食材就费时超过6个时辰,然后,煨制,用时5个时辰,通过煨制这个缓慢的加热过程,各料互为渗透,味中有味。”